新邵二中石狮源考
校友刘新源是我的师兄,也是我的忘年交。按刘氏吉茂公的辈分讲,他是道字辈,我是颂字辈,他本是我老太公辈,但少年叔侄为弟兄,我每次叫他老兄,他总是笑嘻嘻地答应。加上他本就很显年轻,我更不敢把他叫老了。在推动时荣桥村的红色旅游建设过程中,我俩有很多交集,他喜欢叫我做些文字搜集工作,每有点滴发现,总是第一时间微信告诉我,我本来大学学的就是历史专业,在新邵二中从事的也是历史教学工作,所以总是欢欢喜喜地应允下来,从不懈怠,比学校安排的事情做得还快。但近期有件事我一直没有上心,他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对新邵二中的事情非常关心,多次跟我提到学校的那对石狮,说他在二中读书时就在那里,是宝贝,是镇校之宝,很有来头,要我去查证。我当时正在整理解放前大同高小和同大中学中共地下共产党员革命活动的资料,加上资料有限,一直没有去落实。
2021年9月24日,是一个秋高气爽、阳光普照的日子,我这位退而不休的师兄亲自驾车,和新邵县文旅广体局的石斌局长竟然把邵阳市文物管理局的曾晓光专家请来学校进行现场鉴定了。通过仔细察看,他们以专业的眼光初步判定这对石狮是清朝早期的文物,大概有299年的历史了,建议学校申请国家三级文物保护。我赶紧去查了一下年谱,这对在我的心中毫不起眼、天天上课路过的石狮竟是康熙年间的宝物!那么问题来了,新邵二中虽说是邵阳市创办历史最悠久的乡村中学,但明年也才迎来120周年华诞,虽说天佑我校,但宝物从何而来?
据考证,新邵二中的这对石狮很有可能来源于与学校颇有渊源的三溪寺。据《新卲县志》记载,三溪桥兴福寺建于南宋宝佑年间(1253一1258),相传为岱水桥始祖蒋璜之弟蒋瑞所建。至清规制日宏,刹院分东西两寮,中建正殿三座,前有关公祠,后有观音阁,装潢神像,辉煌灿烂。当时香火旺盛,除长年坐寺敬神念经的僧尼外,每月有十几日由地方人士轮值“还佛会”。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习信拜佛者居多。各人带香楮和米,由还佛者供应菜油豆蔬办好中餐。俗话“上庵堂讲媳妇,下庵堂论豆腐”,即指拜佛老妇上下山唠叨情景。1912年,周范华,蒋卓华,周振华等“大同三华”三女杰创立大同高小女校,校址初假时荣桥致用学堂,5月大同高小教员张筱云,谢濬沅,谢毓灵督率学生将邻校三溪寺的菩萨全部烧毁,各士绅即遵上令将三溪寺产大部分作女校经费,房舍定为女校校址。1931年2月,因女生班次增多,教员不敷分配,将女生第4班编入男生第22班,第5班编入男生第24班,实行男女同班上课。至此原在兴福寺内就读的大同高小女生部和在文昌宫内就读的大同高小男生部合二为一。4月9日,新校舍落成,1932年2月10日,全体师生迁入新校舍。估计原存于三溪寺的石狮也于同时代移于现在校园内。这样就能合理解释石狮年代久远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可能,石狮是不是从文昌宫迁来的?据史料记载,文昌宫内也确实有一对汉白玉大石狮。天官言:斗魁六星,戴筐为文昌梓潼帝君,上直参宿,忠良孝谨,厥象维彰。嘉庆六年(1801),天子颁行祀典,春秋致祭,其礼与关帝相埒。立庙者,遂遍海噬山陬矣。一般中为正殿,下为武庙,上为奎星,旁则延师授学,以为区也。据前辈张步瑜老师考证,文昌宫建于清道光初年(1821),规模宏敞,结构谨严,有群王府、正殿、钟鼓亭、奎星楼、考棚、住持房屋、厨房、仓廒等建筑设施,内有大厅,厅前为坪,坪内二白石狮雄立两旁,两棵桂花树不时飘香。左侧一门曰道义之门,凡曾充隶卒者,其后人不准入此门一步。正殿和奎星楼分别供奉文昌像和奎星像。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日和八月诹吉,恭祀文昌帝君。
1902年农历二月初八日,大同高等小学堂创办于小溪周祠,1906年2月改迁百宁唐祠,1907年迁至三溪桥文昌宫内,改左右考棚为修室和寝室,正厅添设教室和教员室。当时学生颇少,分作两班。宫内香灯供奉如故,依然保持了春秋祭祀的传统。1909年,学生人数增多,肖竹雯堂长同团正唐筱青,李北垣动用公款于文昌宫后建教室一大栋,1910年春,新教室落成。1912年民国成立,教育部令学堂改称学校,堂长改称校长,学校定名大同镇高等小学校,肖竹雯任校长。同年4月,改奎星楼为学生箱箧室,改文昌殿为礼堂,依次将魁星和文昌偶像烧毁,取掉了正门文昌宫牌匾,原宫中人被逐出,这里遂成学子就读之所。1932年,学校迁入今新邵二中校园内,新化县第三区区公所徙入。以后文昌宫一直成为区、乡驻地,文化大革命中相继被拆,今三溪桥供销社为其遗址。
据邵阳市文旅广体局的曾晓光专家考证,新邵二中的两尊石狮原本是位于学校西边墙后原文昌宫门前之物。但文昌宫始建于清道光初年(1821年),距今只有200年历史,何来康熙年间的宝物?因此,这两尊石狮最大的可能是来源于三溪寺(兴福寺),因为三溪寺始建于南宋宝佑年间,完全可能拥有康熙年间的清代早期文化遗产。当然,说最初来源于文昌宫也没错,因为民国元年(1912)5月,大同高小女校从时荣桥致用小学迁来三溪寺,三溪寺的大部分寺产遵民国政府令为女校所有,其中就包含了这两尊石狮。1931年2月,在兴福寺内就读的女生部并入在文昌宫内就读的男生部,这两尊石狮也就为文昌宫所有。1932年2月10日,全体师生迁入现新邵二中校园内,所以这两尊石狮矗立于今大约有90年的时间了,难怪很多校友对这两尊石狮记忆犹新。
(文:新邵二中98班刘胜利)
- 上一篇:记新邵二中古籍守护神邬相如老师
- 下一篇:这块古石碑揭开了大同中学诞生时的许多秘密